在佛教之中,“业”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,甚至可以说佛教所谓的修行,其目的就是为了消掉“业”,也就是说,如果你把“业”都消完了,也就可以觉悟成佛了。其实所谓的“业”,只有众生才有,“业”来自于众生日常的一言、一行,甚至起心动念,所带来或造成的结果,称之为“业”,也就是“造业”。

因此,“业”从众生的言行和起心动念而来,也就是说众生言行不断,起心动念不断就是“业”的来源。换句话说,如果众生不再有任何言行和起心动念,那么,也就没有佛教之中所说的“业”了。但如果真的是这样,那么,唯有死人才可以做得到的吧!这当然是不可取的,因此,要消掉“业”,还得另找方法。答案是修行,因为“业”是对于众生来说,而菩萨或佛是没有“业”的,因此,修行觉悟成佛,也就是没有“业”了。
因为众生的“言行”和起心动念在佛教之中是“因”,由此而造成了“业”是“果”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因果”。而“因果”的本身对于众生来说是无边无量、无穷无尽的、无始无终的,为什么如此说呢?其实有两个理由:
一、人的言行和念头,即因,原本就是无法计量的是无边无量,因此,所造成的”果“也会是无量无边。二、佛教讲轮回,也就是说人死并非如人们所说的“如灯灭”,而是不断的轮回。而在轮回的过程中,前世之因,会造成今世之果,轮回的本身也是永无休止,因此,因果也就无边无量。所以,在彻底地消掉这个“业”,就必须按照佛陀的方法来修行,这是最有效的方法,也是唯一的方法。
来源: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告知,感恩一切善知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