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力的分类发表时间:2021-09-07 10:12 业可分为很多种类 01 以身,口,意三业来分 (1)身业:身体的行动是一种造作,故身体的行为就是身业。 (2)口业:用心驱使口讲话,是一种行为造作,故讲话是口业。 (3)意业:我们的思想,也是一种造作,故驱使心去思维事物,就是意业。 身,口,意三业的真正造业的主因是意,也既是我们的心。 故有身,口业,必然会有意业存在,有意业未必有身,口业。 02 以业的性质来分 (1)善业: 我们造作的一切行为,事情,将来会形成好的果报。 (2) 恶业: 我们造作的一切行为,事情,将来会形成恶的果报。 (3) 无记业: 我们造作的一切行为,它不是善的,也不是恶的。比如走路,扒痒,这其中无善亦无恶,那只是你身体痒,就很自然,很习惯的扒了一下,这就是无记业。 有人说无记业没有果报,这是不正确的,大乘佛教认为,无记业是有果报的,比如说,在一起飞机意外失事的事件中,当时机师并没有生起杀害搭客之心,但是当一些搭客在命终时,可能生起嗔心,怪罪于机师,认为这是他的疏忽所致,将来那位机师就可能要受到果报。善恶是指我们的心起善或起恶心而言,但有时候并非完全如此。 我们有时候会因为愚痴而起善心造恶业。比如说,有人病的很痛苦,你起善心杀了他,杀人是恶业,以后要受恶的果报,但你却以为帮他脱离苦海,解脱了。依佛教的因果业报来说,这只是使他要受的病苦,延迟到下一世罢了。所以善恶业有时候并不因为我们的心是善或恶,而是要以果报来决定才是最正确的! 03 以共业与不共业来分 (1)共业: 我们共同造作一些业,互相影响,关系密切,大家共同受果报,称为共业。 (2) 不共业: 我们造一些业,只影响个人的身心,个人受报,称为不共业。 每个人的身心都是不共业所形成的果报,比如我们内心的思维,别人是不能和我们共同享用的。 04 以定业与不定业来分 (1)定业: 有些业的‘果报’与‘受报的时间’都已确定,称为定业。 比如杀人,果报是将来坠入地狱,称为报定;如果坠入地狱的时间也肯定,称为定业,如果坠入地狱的时间不肯定,称为不定业。 在佛经中说,杀父母亲的业是五逆罪之一,死后下一世必定坠入地狱,称为定业。 (2) 不定业: 有一些业的‘果报’与‘受报的时间’都不肯定,称为不定业。 经常听说拜佛忏悔消业障,如果我们深入经藏的话,就知道佛陀有三不能,其中一项就是‘佛不能转定业’,比如杀父杀母是定业,不能转,今生死后必定坠入地狱,任你怎样拜佛忏悔,都无法改变它的果报。但是不定业就不同,可以通过拜佛忏悔,修行来改变它。所以有许多人想靠忏悔来把一切的业消灭掉,这是不可能的。 有些定业没办法转,一定要受报,那佛陀不是很差劲,没有能力吗?那也不是这样说,佛世时有一位阿阇世王,他杀父篡位,后来忏悔皈依佛教,在他死后,坠入地狱,但是很快就脱离地狱之苦,就像拍皮球一样,虽然触地,但很快就会跳起来,这是因为他遇到佛陀,皈依三宝,求佛忏悔等种种善根因缘,使他的定业有如此的改变,但‘坠入地狱’的定业一定是要受的。 05 以引业与满业来分 (1)引业: 我们造了某些业,牵引今生死后到六道中的某一道轮回,称为引业。 (2) 满业: 我们投生到某一道,必须要有一些业报,使这一生的业报完满,称为满业。 我们今世做人,就是过去世造了投生到人道的引业。虽然都是人,但每个人的果报都不一样,寿命财富家庭等都不一样,所以除了引业之外,还有其他的很多前世的业,这种种业与引业配合起来,才圆满我们这个人生,这些业报,称为满业。 又比如我们造很大的善业,可升天,享受天上的果报;如果造了很大的恶业,也可使我们坠落到地狱中受苦,这就是引业,但坠入地狱的每个众生的业报有不同,有的受苦重有的受苦轻些,有的受苦时间长有时受苦时间短,此为满业。 业的分类很多,现在只讲这些,它们之间都有关系,比如身口意三业,有分善恶与无记,就是说身业有善恶与无记,口业有善恶与无记,意业有善恶与无记。身业有共与不共业;口业有共与不共业;意业有共与不共业,它们之间都有关系。 下一篇戒律是佛教的基础
|